English

裘盛戎的唱腔创新

●戏迷琐记
1998-07-09 来源:生活时报 ●山木艮 我有话说

京剧名净金少山、郝寿臣、侯喜瑞之后,继起者以裘盛戎、袁世海最好,尤以裘之影响更大,到80年代出现了无净不裘的盛况。

可以这样说:裘盛戎把花脸的表演艺术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峰。他的最突出的特点,就是把粗线条的花脸表演风格给唱细致了;在由粗到细的过程中,自然包含着他精心琢磨出来的艺术创新。

花脸唱腔,一向最慢的板式是原板。裘盛戎在《赤桑镇》中一上场唱的是比原板慢的三眼,这是个创新。包公此时独在馆驿沉思,用慢节奏唱,是合乎当时心境的,听起来很自然。到嫂娘一出场,剧情转入紧张,唱的节奏加快,前面慢些也正好作个铺垫,有弛有张,起伏跌宕,听起来才更丰富多彩。

按惯常唱法,一经唱散了以后,就不再上板。裘盛戎在《探阴山》前面加排了下阴曹游六殿,和阎王争吵时,先是唱慢板,即紧拉慢唱,越吵越生气,于是上板,双方以快板对吵起来,这样处理符合当时的情境,听起来也很自然。这样先散板而后上板的唱法,也是创新,不但听起来觉得新鲜,也增加了唱腔对剧情对人物的表现力。

裘盛戎在《赵氏孤儿》中扮魏绛,戏不多,但是,错打程婴之后,“如梦方醒”的那一段汉调二黄,已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。

这一段是从汉调借过来又经修饰而成的。听起来和京剧很协调。他还常把其他剧种或其他行当的唱腔零碎借过来揉到自己的唱腔中。时贤论书法有“广于吸收,天然消化”的说法(启功《论书绝句》),裘盛戎对于唱腔的丰富和发展也是这个道理。经过他这样的创造性的细致加工,就使他的唱腔精彩纷呈,令人着迷。曾出现过这样的情况,买不上票的观众,要求拉出一个扩音喇叭来,大家围在剧场外边听,说起来真是使人怀念无已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